绿地“去地产”变更行业类别,或将免受“三条红线”约束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11月12日晚间,绿地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所属行业类别已由“房地产业”变更为“土木工程建筑业”。公告显示,近年来,公司业务结构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基建等非房地产业务占比不断提升。目前,基建产业的收入占比已超过 50%,鉴于此,按照相关规定,变更所属行业。
在行业进入寒冬,房企重新洗牌的当前,绿地此刻“去地产”的动作值得玩味。据业内人士分析,换个属性之后,绿地控股大概率将不再受监管层对房企的“三条红线”的管控,“没有政策的强制约束后,绿地的杠杆问题就不突出了,债权人也不会催它还债,相对融资贷款也会更容易些。”
10月18日,穆迪下调绿地控股评级,认为其不太可能以合理的融资成本发行新的境外债券,以便在未来6-12个月为其到期债务进行再融资。并且可能会使用内部现金偿还债务,这将减少其未来12-18个月可运营的资金。穆迪预计,绿地控股的合同销售将在未来6-12个月下降,原因是由于资金条件紧张,购房者信心减弱。“这将削弱该公司的信用指标、营运现金流,以及其流动性。”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认为,在当前房地产行业下行周期过程中,绿地加入热门的建筑业行业后,需要用建筑行业的标准对其进行重新评估,早前评级机构对于绿地的评级下调将会依照新属行业有所调整,从而有利于绿地信用预期的改善。
或许绿地此举能激发房企对于未来商业模式的更多思考,也对其他房企的多元化业务有启示作用。但潘浩认为这不适用于多数房企,“实际上房企布局多元业务者众多,但目前能实现50%以上收入占比者尚寡。”
数据显示,2020 年度,绿地控股经审计的营业总收入为 4561 亿元,其中基建产业营业收入为 2334 亿元,占比 51.19%;2021年上半年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 2829 亿元,其中基建产业营业收入为 1574 亿元,占比 55.65%。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111.6亿元,同比下滑7.28%。2021年2月,绿地控股排名前列条红线现金短债比提前达标转绿。11月1日,其第二条红线净负债率指标才降至100%,达标转绿。
作为上海排名前列混改样本,1997年绿地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成了改制。2015年,绿地完成排名前列次混改并顺利上市。今年3月,上海市国资委调研绿地集团,表示要全力支持绿地集团下一步改革与发展。
来源:财经社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