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百强房企拿地额降近四成 保利、中海缩减,万科“隐身”

搜狐焦点渭南站 2024-08-05 08:53:36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7月全国土地市场整体趋冷,重点城市优质地块集中,民营房企加大布局,长三角表现突出。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前7月百强企业拿地总额下降,成交金额门槛提高。民营房企在重点城市加大布局,关注核心城市优质地块。

刚刚过去的7月份,全国土地市场仍然呈现“整体趋冷、散点火热”的局面。

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1-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权益拿地金额与面积排行榜》(下称“拿地排行榜”)显示,2024年1-7月,百强企业拿地总额4307.1亿元,同比下降38.0%,相较1-6月降幅继续扩大2.2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对比去年同期,销售额排名前列的房企拿地明显收缩。据中指研究院统计,在前7个月房企拿地排行榜上,建发房产权益拿地金额位居首位,而保利、中海拿地金额锐减,万科在百强房企拿地排行榜上已经“消失不见”。

7月土地市场整体趋冷

7月份,一、二线城市土地推出和成交均有所减少,百强企业拿地总额同比降幅随之扩大。中指研究院指出,整体来看,拿地向核心城市优质地块聚焦的趋势持续,土拍市场和销售市场分化加剧,促使房企拿地短期内整体依旧保持审慎态势。

从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TOP10来看,7月入榜地块成交金额门槛为21亿元。入榜地块中,北京市西北旺一地块以总价89亿元位居榜首,该地块为北京海淀区总价最高的地块,值得一提的是,该地块属于二次出让,其首次出让是在2016年,由万科竞得,万科此后退还了该地块。从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均有3宗地块入榜,总成交金额分别为142.6亿元、75.4亿元;杭州、成都各有2宗地块入榜,总成交金额分别为50.5亿元、45.3亿元。

从今年前7个月拿地情况来看,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来看,央企国企仍是主力,民企也在重点深耕区域补充土储。保利发展、中海地产、中建壹品、中国中铁、华润置地等在多个重点城市广泛布局,央企国企仍保持较高参与度;绿城中国、滨江集团、龙湖集团等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则聚焦重点深耕区域补充土储,宁波江山万里置业、得力房产等区域性中小房企深耕重点城市增加土地储备。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领跑全国。2024年1-7月,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885.2亿元,继续居四大城市群之首,增长较快,主要是由于7月上海、杭州等城市进行土拍。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809亿元,位列第二,主要是由于7月北京多宗土地进行拍卖,金额增长亦较快;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金额373亿元,位列第三。

TOP3房企拿地收缩

根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拿地排行榜,今年前7个月,权益拿地金额位居前五名的分别是建发房产、绿城中国、中建壹品、保利发展和滨江集团,对应权益拿地金额分别为279亿元、228亿元、213亿元、207亿元和180亿元。

从新增货值来看,建发房产、华润置地和保利发展位列前三。2024年1-7月,建发房产以621亿元新增货值占据榜单第一,华润置地以571亿元新增货值位列第二,保利发展新增货值规模为508亿元,位列第三。TOP10企业2024年1-7月新增货值总额4315亿元,占TOP100企业的32.4%,新增货值门槛为54亿元。

2024年1-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权益拿地金额与面积排行榜

图/中指研究院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前7个月销售额排行榜(绿城中国代建数据暂不计入销售额排行榜)位列前三名的保利发展、中海地产、万科都大幅缩减了拿地支出。以“销冠”保利发展来说,2023年全年,保利权益拿地金额接近1359亿元,成为三家权益拿地金额超过1000亿元的房企之一,市场占有率超过3.6%,而今年前7个月保利发展的权益拿地金额才只有207亿元。

同样,中海地产去年总购地金额达到1342.1亿元,权益购地金额1226.6亿元,同比上升42%,新增货值2404.2亿元。而今年前7个月,中海地产的权益拿地金额尚不到150亿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前7月的拿地排行榜上已经不见万科的身影。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万科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也面临着资金压力,对内加紧筹资,对外出售资产回笼资金。在这种状况下,万科也难有余粮“分身”在土地市场大展拳脚。

建发房产拿地额位居榜首

在销售额前三名房企都缩减开支的情况下,今年前7个月,权益拿地金额排名第一的房企为建发房产,在百强拿地金额总量同比下降40%的情况下,建发房产拿地总金额基本与去年持平。同时,建发房产今年前7个月销售额为729.7亿元,排名行业第7名。

除了建发房产外,绿城中国、滨江集团在杭州拼抢激烈、持续加仓。此外,中建系也在近两年逆势扩张,旗下的中建壹品、中建智地均进入拿地排行榜前十。以逆势拿地扩张的中建壹品为例,其去年7月销售额排名第39位,今年7月排名第18位,排位大幅提升了21名。此外,北京海淀“霸主”海开控股、中国铁建也进入拿地排行榜前十名。

逆势扩储也反映出上述房企逆势扩张的战略方向。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指出:“短期来看,近几年,房地产央企国企销售、拿地的市场份额提升,肯定是持续的状态,这类企业有融资优势、有较强的品牌优势,在市场深度调整时期,抗风险能力更强。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恢复到常态,民营房企市场份额或会再提升。部分民营房企经营效率较高、产品力强,一旦市场恢复常态,这些企业竞争力较强,或会提升市场份额。”

来自:新京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